《IDC Perspective: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质量治理研究》发布
点击上方蓝字
20
22
关注IDC咨询
北京,2022年2月8日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1版)的通知》、2022年1104制度的陆续出台,体现了监管报送要求愈发严格的态势。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银行将重点放在业务发展而对监管合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数据治理团队和足够的数据治理意识等多重原因,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在监管数据报送方面存在多重问题。面对愈发严格的监管数据报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持续展开监管数据治理能力的建设与探索。在此背景下,IDC发布了《IDC Perspective: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质量治理研究》报告,以厘清监管数据从产生到报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应的数据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和提升方向,并梳理了该领域中主要的技术提供商,为相关技术购买方提供参考。
在本报告中,IDC通过桌面研究、访谈等研究方式,明确了监管数据从产生到报送的常见流程,针对其经历的各环节对监管数据的质量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因各家银行在IT架构、数据具体处理流程等方面有所区别,在本报告中,以较为常见的监管数据全流程所经历的环节进行大致的说明与展示。
本报告针对上述图中的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监管数据质量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事后治理占比高、质量提升环节靠后”的问题。基于对监管数据治理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IDC在本报告中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提高监管数据的事前、事中治理占比,并使监管数据质量提升环节前移。
此外,考虑到监管数据质量治理复杂性高、难度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引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的厂商,来辅助完成数据标准与质量规则的制定、技术与系统工具的搭建等一系列提升监管数据质量的活动,加速补齐能力短板。IDC在本报告中对目前国内该领域的大部分主流厂商进行了产品、监管数据治理能力及特点的介绍,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选型建议,以期对技术购买方提供参考。
★
IDC 中国金融行业研究部市场分析师王晨表示:“当前,随着《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EAST5.0征求意见稿的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面临愈发严格的监管数据质量要求。针对当前在监管数据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事后治理比重过高、质量提升环节靠后等问题,银行需要逐渐由治标向治本转变,在事前的标准与规则制定、事中的数据质量及时监控与问题整改等方面加强相关能力的建设,提升监管数据在源系统及数仓等环节的质量,减少在监管集市及报送环节中的数据问题。在此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可选择具备相关能力的厂商进行合作,借助厂商在该领域的经验及技术优势,加速监管数据治理能力体系的搭建进程。”
欲了解此报告更多内容,或与IDC中国金融团队有进一步的沟通交流,请发送邮件至 idcficn@idc.com 。
- 全文完 -
更多咨询,请联系:
王勇,IDC中国 助理副总裁
电话:(+86-10) 5889 1588
电邮:fwang@idc.com
刘晓婷,IDC中国 客户支持代表
电话:(+86-10) 5889 1536
电邮:yvliu@idc.com
谢静,IDC中国 市场部
电话:(+86-10) 5889 1558
电邮:mxie@idc.com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IDC 研究成果,掌握ICT市场脉搏